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上午10:27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新堯灣友蘭路劉善邦廟前我的代步摩托車
陌生街道的摩托车上,我谨记着“Follow the sign of the airport, you will find the road to Siniawan.”的提醒,首次独自前往新尧湾。那是2011八月,周丹尼(Daniel Chew)教授载我初次从古晋前往新尧湾时,所教我的认路秘诀。但过了机场后,一不小心钻进了圣陶沙的小路,仍然比手画脚地问了几个人才找到三山国王前,那条通往石隆门的大路。但迷路的忐忑才放下,迎接我的却是午后的一场大雷雨,就这样开启了我四年来(2011-)的丰富之旅。
后来,渐渐弄懂了新尧湾的历史,才发现这场大雨真是个十足的隐喻。在我初访新尧湾的前一年,沉寂了至少一个世代的老巴剎,在本地建筑师的投入下,展开文化遗产的保存工作;然而,惦记着老巴剎已逝繁华的店主们,则汲汲于让巴剎回春。于是保存与发展的两极,在20101015日老街开办周末夜市(pasar malam)时,碰撞出一场雷雨,而我就这样骑着摩托车,冲进了这场雨里。
我在新尧湾的研究以民间信仰为视角,观察地方社会的运作过程,同时也藉此探寻地方史的变迁。这本小书是我踏进新尧湾后,陆陆续续写的短文,其中包含在台湾立报连载的专栏、田野笔记、以及研讨会论文。「秀才人情纸半张」,人类学家进入田野展开研究后,叨扰当地坡众甚多,无以为报,于是掇拾自己的研究片段,以常民为读者,说说自己所认识的新尧湾,让更多人听听这里的故事。
全书共21篇文章,分成序篇、历史篇、信仰篇、文化资产篇与长途篇。历史篇参考前人著述及自己田调所得资料,以客家华人文化在多元族群背景下所展现的民间信仰样貌,勾勒新尧湾的地方史;信仰篇主要内容系水月宫「正月十五迎神与许福、清明、六月十九阿娘生、七月十五中元、十二月初一还福」年度五项重要祭典,可以看成是历史篇第四节的详述;文化资产篇则包含历史街区、文物、非物质文化及文化地景等话题,正系笔者以信仰与历史研究之所得,对于文化遗产之保存与活化议题的几处观察与思考。
驛站五腳基的傍晚
进入新尧湾以前,我对马来西亚客家华人的理解是抽象而片段的,感谢新尧湾给了我具体而完整的图像。自己又害怕局促一隅而见树不见林,便大胆地驾车前往砂拉越其他市镇小区参访,在拉招、斯里阿曼与民丹莪各有所感,于是收为长途篇。
今(2014)年七月,老巴剎新驿站的年青主人邀我与本地青年演讲交流,来人不多,但言语有味。砂拉越河在屋后几尺之外呢喃,新尧湾的悲喜总是随着它的起伏而高唱低吟,个中痛苦与狂喜、悲酸或愉悦,乃至无奈及洒然,岂是我一外人所能管窥蠡测。深信当日之在座者,未来必有述作,于兹共勉。

羅烈師
甲午年序于台湾新竹.交大客院
---------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上午10:27 ,所屬標籤為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