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下午1:52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永恆的記憶~那段建廟的歷史
儘管大湖口三官大帝的信仰至少已超過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但是湖口三元宮主體建築畢竟只有八十幾年歷史。然而,白蟻、木蠹與風雨無情地內外夾擊下,屋脊泥塑敗破,瓦當殘缺,樑梲折朽,四壁斑駁,甚至廟門的石獅柱龍都已臉孔模糊了。於是在一個滂沱大雨的午後,面對著泥牆的滲水與屋內的雨滴,鄉民無奈地說:﹁拆掉重建吧!「拆掉重建?」阿師聞言,思緒頓時墜入那個自己從廟裡的匾額、碑文、賜福嘗帳簿以及地方誌史料中,聆聽到的建廟曲調:
賜福嘗帳簿書影
大湖口自一七九八年開庄之後,長達一百餘年的時間,並未擁有自己的村廟。在這百年之中,村民的主要信仰為以神明會為運作形式的三官大帝、媽祖、觀音、伯公與有應公,而其中又以三官大帝最為重要。大湖口成立了「三官嘗」神明會,以承辦各項輪值祭祀之事宜,並有三官大帝「老爐」做為嘗內爐主與信士祭祀之用。三官大帝是客家人十分普遍的信仰,目前全台灣八十餘座三官大帝廟,多數分布在客家聚居的村落。在大湖口開庄後百年間,大湖口附近的幾個村落都以三官大帝信仰為核心,建立了村廟。例如中崙的三元宮早在一七七七(乾隆四十二年)年便已建成,大湖口開庄之後,參加中崙三元宮祭祀組織,也是值年爐主之一。波羅汶三元宮建成於一八五三年(咸豐三年)時,大湖口正努力地超越波羅汶,逐漸成為地區中心。而北邊的楊梅壢三界廟早在一八0七年(嘉慶十二年)年便已建成,經一百年的墾殖繁衍,街市已然欣欣向榮,此時也正計畫擴大規模,將開基伯公與三界爺合而為一,新建了錫福宮。因此,大湖口鄉民便在臨近村落共同的三官大帝信仰氛圍下,積極地籌建三官大帝村廟。
當時大湖口幾個重要宗族的領袖,包括周三合的周霖河、戴拾和的戴雅、羅合和的羅如嚴、葉屋的葉有千等人共商建廟大計,建廟前十餘年前便曾捐地興建大湖口開庄伯公的羅如嚴與其侄武秀才羅志旺商議後,共同捐出大湖口街尾旱田,做為建廟基地。廟地有了著落,眾人隨即分頭號召村民樂捐。於是一九0四年前後,建成坐東向西的三元宮舊廟。
廟成之後數年,正值日本大正時期的繁榮,日本經濟因歐洲列強困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崛起。大湖口商人拜經濟景氣之賜,迅速累積財富,大湖口街的商機日高。許多鄉民打算在街尾到火車站這塊土地上,興築店面。因此在三元宮與大湖口街頭、橫街與計畫中興建的新街之間,顯然無法擺放一間東西向,又有廟坪的三元宮。於是鄉民再度發起樂捐,要在舊廟原址上,改建座南朝北的新廟。
新廟之規模遠超過舊廟,所需經費龐大,這使得建廟過程十分漫長。最早一筆捐款記錄出現於一九一一年及一九一二年(日本明治四十四年及大正元年),由各大宗族都參與的賜福嘗,首先樂捐了二百大圓。然而整個捐款過程並不順遂,正式動工的時間不斷延後,直至一九一八年,廟宇主體建物才完成。廟宇三川殿正門及龍柱之落款,都記錄了這個年代。隔年三官大帝登龕,正殿由大湖口庄眾弟子懸掛「帝心簡在」的匾額。匾額上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堯曰篇,原句為「簡在帝心」,意謂人間總總皆為天帝之心所閱察,莫得遁隱。至此,湖口庄的信仰中心三元宮廟正式完成並啟用。
那一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眾人備妥牲儀,連袂來到煥然一新的廟宇,供品從廟內一直擺到廟坪,晚到的鄉民幾乎無法走到正殿燒香。在道士隆重的科儀引導下,三官大帝、觀音、媽祖、註生娘的香爐與神像,還有廟地施主的祿位一一登龕。一百多年來,黑水溝的險惡風濤、族群械鬥的血淚、天災疾病的襲擾、乃至政權更迭的苦難,都化為「晉了!晉了!」的聲聲呼喊,從正殿、兩廂過水廊到三川殿,漫向整條大湖口街。然後隨著繚繞的馨香,與神明一起昇華到天上。
在雨聲逐漸稀疏的的午後,我和鄉民一起欣賞這首幾乎要被遺忘的老歌。我們理解了歷史建築本身所承載的故事是永遠無可取代的,因為廟宇建物本身的歷史儘管不足一百年,然而它卻是祖先們歷經兩百年光陰,佈滿血淚的拓墾結晶。一旦我們拆除了舊廟,我們所摧毀的不只是廟宇建築本身,我們實際上更是抹去了一段祖先們共同創造的悲喜記憶。

後來,阿師隨著管理委員們共同前往縣政府,成功地使得湖口三元宮成為縣定古蹟。未來我們將用新的和絃,為祖先蒼老的歌聲,另譜新調,一首祖先與子孫共同創作的曲調。

2000「龍騰花鼓老街情」活動的社區龍隊表演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下午1:52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