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下午4:28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五、文化遺產

我們花了近乎冗長的篇幅,以民間信仰的觀點,詳細地說明了新堯灣是一個具有認同意識的地方社會。同時,對於熟悉中國大陸與臺灣漢文化的讀者而言,新堯灣信仰文化照見下的地方社會,跟兩地比起來,雖有細節上的差異,但整體而言,十分相似。顯然華人文化飄洋過海之後,仍然保存相當程度的穩定性。
然而,如果轉從「在地化」的觀點,這段新堯灣的故事,顯然偏於河岸一隅。兩千餘位客家華人確實在港邊巴剎締造了包含八港門的地方社會,但故事的場景只在河邊,而圍繞著瑟冷布山周圍廣漠土地上的五千比達友人,只是說著截然不同的故事,故事裡對方的容顏,其實頗為模糊。
這種模糊在近來才通過的文化資產計畫裡,表露無遺。20111123日通過「瑟冷布文化資產活化:森林之保護與保存」計畫,設置15萬令吉的基金,預計至20137月完成。
計畫揭櫫了五項目標,包含保存本寧堯及周邊環境之生物多樣化自然特質;避免本寧堯過度開發;拓展觀光潛力,使本寧堯成為觀光熱點;藉由保存而有責任的生態旅遊,促進地方生計;鼓勵地方參與相關觀光活動與機會,進而提高生活水準。[1]
這些目標有生態,有觀光,也期望透過生態觀光,提昇比達友人的生活水準;然而,這些目標卻未包含比達友文化的保存與發揚。
經過研商之後,最後決定了重建拉者的木屋、整理登山路徑、建立遊客中心三項工程,可是經費有限,設計者卻要求過高的設計費,無法迅速進入施工階段。然而,即使能夠順利進行,三個工項所滿足的只是讓遊客順利走上瑟冷布山,參觀拉者的木屋,而這其實都不是比達友文化的核心。
百餘年前,從山上三個甘榜向外遷徙,而今衍生為17個甘榜的比達友人,山居之前,他們從何處來?下山之後,他們如何維繫這批族人的比達友文化?透過文化資產的活化,原本要活化的內涵,不就是這一比達友文化?
經商的華人,170多年來,雖然幾經波折,而今尚得立足砂拉越河畔,守住自身文化。那麼對於共居一土的比達友人,華人能做什麼呢?令人意外的是,整個計畫對於瑟冷布山前的新堯灣,幾乎隻字未提?




[1] 參見’REVIVAL OF SERAMBU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ITS FOREST’, Project No: MAL/SGP/STAR/MF/11/03.

繼續閱讀:誰的瑟冷布(之六)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下午4:28 ,所屬標籤為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